——记国际知名刺绣文化研究者、艺术家邵晓琤女士
作者:肖尧
古人曾叹:“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识人如此,邵晓琤与中华绣道传承事业的相知亦如此。在这条传承之路上,邵晓琤秉承着中华女性的专注之美,又体味着人生的求索之“道”:这过程有若溪隐野垂,修练的是心神和境界,留白的是喧嚣与怅惘,鱼竿起落带起鱼线划过湛蓝的天际,所求者不在乎线绳彼端翩然跃起的那尾鱼,而意在体会登山觅友、临水放幽之旷达,听鸟说甚、问花笑谁之趣意,所获的是心头那不竭的源泉。
邵晓琤,又名邵晓铮,1957年生于江苏苏州。初见平凡,越了解越觉得她其心澄净,其志高远,是一位天降的才女。安静时,她眉眼慈善、温和可亲;交流时,她又精神奕奕、以理服人,似有琤琤琴声。她研究中华历代各流派刺绣,又精通画理,可谓精绣擅画。
邵晓琤的研究创作,不为艺术而艺术,不为标新而立异,少了很多身外物、累赘感。如此,与其小野成隐于一隅,不若水墨怡情成造化。以水墨书画观之,讲求气韵相连,笔走龙蛇,牵引的不仅是笔墨,更是快意畅达的人生境界;以水彩油画观之,讲求源于生活,激发共鸣,点染的不单是情境,更是时代精神的最好注解;以刺绣艺术观之,讲求物我两忘,穿梭的不只是时光,更是丝情画意的绝佳风采。
因为热爱美好的事物和不懈的坚持,邵晓琤投注多年精力研究中华刺绣艺术;因为天赋和才情,她研究创作成果斐然、桃李遍及全球;因为专注和责任,她调研传播,为各地失传刺绣文化的脉络接续奔走考察、不遗余力。
织女为天孙,
织作锦绣云;
如今邵晓琤,
绣道卫传承。
缘于此,与刺绣文化关联紧密的七夕节便同她具有天然的亲和。2011年的七夕,她受邀来到河北邢台,为恢复当地的襄绣研讨论证,也为当地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出谋划策;2014年的七夕,她受邀来到郧西这个全国贫困县,深入民间考察了当地刺绣产业的发展现状;2015年的七夕,她因为一个承诺,即便自己有着严重的晕车症、在秦岭高速上堵车近6个小时,依然坚持重回郧西,帮助当地恢复了地方绣种“织女绣”,并马不停蹄地为地方刺绣从业人员开设了刺绣艺术和技术的启蒙讲座,从专业角度为“织女绣”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2012年,贵州凯里举行刺绣银饰国际博览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民俗特色众多,刺绣作为常见的工艺形式,承载了当地的民俗传承和特别技艺,这就需要一位既了解当地民俗风貌与文化背景,又高屋建瓴真正有高超刺绣技艺的研究创作专家,为此次博览会的评审活动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这专家评审的工作,邵晓琤一做就是三年。由于作品众多,每件参与评审的作品能分配的时间很有限,这就要求评审的专业素质极高,对于刺绣品类、工艺方式、艺术特征等都要捻熟于胸。比如有的作品是用发丝经过多重加工后绣制的,基本缺失了发绣的基本特色,邵晓琤能一眼识别并给予专业的判定;有的刺绣运用尼龙绳等非原生材质代替马尾,这般细微的差异也会被邵晓琤一一捕捉。这是职业素养,也是天赋,更是持久的专注所收获的。
邵晓琤自小出生于江南,习惯清淡的饮食,而凯里当地口重味辣的饮食,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但即便胃痛难忍,她也坚持把评审工作做到最好。她更毫无私心,给出了建设性的刺绣与银饰结合设计制作新产品的建议,之后的几年中,刺绣结合银饰的多种衍生民族工艺品逐渐打开市场,为当地的民族手工艺发展又增加了一道新的靓丽风景。
理论共实践,
孜孜日以求。
恢复并教学,
守望唤春风。
民间刺绣在当下有着全产业化的趋势,但在传承中容易忽视发掘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文化内涵,归根结底是没能脱离社会化大生产观念的制约,在内涵设计、精致工艺等方面很难真正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其社会价值认定还未固化。邵晓琤践行多年,她曾感慨于中华刺绣文化的博大精深,却又遗憾艺术类刺绣似藏在深闺、从不为人所知,她用优秀的中国书画创作和理解能力作为突破口,不仅深研并精通中华历代各流派刺绣,更为恢复中华失传及濒危刺绣、捍卫中华刺绣文化传统和发展多样性的事业无私地奉献力量。
邵晓琤认为刺绣是古老中国留给世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她说:“刺绣在中国文化基因中显得特别亲和,技巧、流派又因不同的地域风俗而丰富多样,贯穿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研究和恢复中华刺绣,就是在学习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进而寻求发展之路。”
常被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信春风唤不回!”是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概念提出之前多年,邵晓琤就已经开始了她独立而强大的“刺绣文化研究及创作”这个超级项目,她成立了北京邵晓琤刺绣研究院,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保护发展、传承交流为己任,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已失传或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艺术类刺绣、缂丝及古代书画等;她依托于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成果,开展社会化教学传承、文化交流及修复复制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累累硕果:时至今日,她整理文献资料、考察物质遗存、梳理体系脉络、构建完整理论图谱,发表多篇有关刺绣文化研究保护的论文,并著有《中国刺绣鉴赏宝典》、英文版《中国刺绣》,填补了空白,在此之前全世界都没有中国人自己书写的全覆盖中华刺绣理论、文化背景、针法技巧等系统知识的外文书籍;她孜孜以求,倾力恢复创作各流派刺绣精品一一对应展现着其经典的艺术特点和文化风貌,以此来验证理论成果;她亲历亲为,将刺绣艺术引入高校,以“研究—实践—传承—保护”的学术经验,开辟了在创作中研究、在实践中挖掘、在传承中保护的有效途径;在国际舞台上,她受邀参与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及社会价值认同。她用实际行动将中华优秀的刺绣文化传承了下去,这是在真正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力,接续文化脉络,践行文化自觉,提振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不信春风唤不回,因为她便是这春的使者!
国史蕴家风,
学养破屏障。
艺研多艰途,
矢志永不渝。
“我从小受家庭熏陶喜爱历史和国画,后被刺绣文化历史所吸引,于是便开始接触刺绣。当我看到历史上众多名绣蒙尘,不为众人所知,所以在研究和保护四大名绣等知名绣种时,也逐步花大力气研究恢复宋绣、鲁绣、宫廷刺绣等精绝的古老刺绣。”在邵晓琤看来,刺绣不仅是将视觉的美表现出来,更是将传统文化的丰美精神融入刺绣之中,再发扬光大。所以,邵晓琤在专业工作中的态度是严谨到近乎苛刻的,因为在她看来,文化保护传承事业是为历史负责,民族负责。
“我们是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和发展,我们会有计划地设置课题,用1到3年时间去研究某一刺绣流派,根据历史上的文献记载和有限的物质遗存,贯通刺绣历史脉络的纵向梳理,加上各流派之间源流关系的横向比较,分析总结其艺术特点,再用实际的作品去验证理论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其恢复、保护并活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们才会开始进行相应刺绣文物的修复和复制工作。”邵晓琤说刺绣是一种文化,文化是需要寻根的,所以刺绣传统的工艺与针法都是她需要去寻找与研究的方向。这更需要严谨的科研精神、丰富的学养和心灵手巧的综合实践能力。
曾经,为了恢复某刺绣流派中的特种丝线,她花了六年时间确定这种丝线的使用原料、工艺特征、手工制作工序、染色技法等等,并在产能方面寻找需求,帮助平衡供需,以一己之力推动了该特种丝线的重新投产和标准化作业,为恢复该绣种的原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刺绣历经朝代更迭、技术改良,虽说现代刺绣不再有古代刺绣的那种孤寂与艰辛,但传统手工刺绣的灵魂与技巧却并不应该减弱。邵晓琤说:“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切入,每一种刺绣都有自己技法的精髓在里面,各个地方动态但又别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现代化生活快速接驳的过程中,其本土文化在短时间内受到冲击和淡化是必然的,但文化的归本溯源也将是重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需要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
2015年,她刚刚为深圳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做了“中国历代刺绣”的专题讲座,2016年还将为他们继续开设关于“织中圣品”——缂丝的专题讲座。通过对文博机构专业从业人员的讲座,能起到更广泛的宣教作用,邵晓琤认为这更符合中国当下文化保护发展的需要。
育人先育德,
学绣先学画。
传承遍四海,
探巧第一人。
在教学传承方面,邵晓琤率先探索了有别于传统师带徒的传承模式,为了让华夏几千年的刺绣文化艺术得到更有效的传承,1990年起,邵晓琤的山林传统艺术研究室(即现在的北京邵晓琤刺绣研究院)制定了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规划,有高等学历、真正热爱中华刺绣、持久的学习热情成为最重要的选拔标准,将研究成果与新教学模式结合后,一批高知识层次的国内外精英成为了新兴的、充满希望的中华刺绣传承的“种子”。
在古代,刺绣划归画科,邵晓琤认为,绣、画从来都密不可分,学绣先学国画、绣的功夫在绣之外,便成了传承绣课中的常识。邵晓琤刺绣研究院社会化的传承和国际化的影响力,先后招徕了多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意向与合作,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以色列驻华使馆、哥伦比亚驻华使馆……学员更是来自各个国家:韩国、日本、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等。因所教内容带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和体系性的知识构成,打上了中国刺绣的深深烙印,所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其绣制作品和理论叙述都带有明显的中国风貌,这也为中国刺绣的国际化传承和弘扬做了良好的示范。
“刺绣从三千多年前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服饰、节庆、嫁娶等场合都会用到刺绣,并且刺绣与人文也有着很深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很多唐诗宋词里面看到有关刺绣的诗句,这些也为刺绣的传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刺绣承载的是人们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继承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神。”邵晓琤拿发绣打比方说,“比如这发绣,发绣的创作始于虔诚的信女为父母祈福,其心美好,其作不朽,当下的替代品很难表达这种深层的文化情愫。这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技术能力来驾驭发丝不同于蚕丝绣线的特点,但现代人们会使用很多化学方法处理发丝然后施绣,这完全改变了传统自然发绣的优点,丧失了传承,让人心痛。”为发绣正名,她打破了多年来不接受媒体拍摄的惯例,接受了央视俄语频道的采访和拍摄,让俄语国家的人们也能了解真正的中国发绣应该是什么样,源起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成熟于何种刺绣方式……
她收学生甚为宽和,不用有专业背景,不须有绘画才能,只要你真心热爱,愿意投注感情和心力;她的教学遵循古法,其标准又极为严格,对于学员绣之外的修养有特别的要求。因这绣画,这精神,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她之口传授,借她之手传承,这是国之瑰宝,应当有敬畏,不能不慎重。
2008年奥运期间,她被邀请赴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讲学。期间,博物馆工作人员请她去库房观看点评馆藏刺绣品,并希望她对其进行修复复制等研究工作,被她当即拒绝,她说当时那“狭隘”的民族情绪充斥着她的脑海,她确然喜爱这些古董绣作,但更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它们真正活化,并回归祖国,回到家乡,让更多的中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她本人不但积极研究创作,在刺绣类文物修复复制这个全球文博界的难点上,也已基本攻克了其最大的难题——各刺绣流派不同艺术特征对应代表性针法技巧的梳理、辨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她曾经接受了来自美国一位成熟藏家收藏的日本江户时期堆绣屏风的修复工作,并广泛被中国主流文化媒体采访播报。修复这件堆绣屏风对她来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她期待着有国家的支持,将刺绣类文物的修复复制项目推动起来,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中国优秀刺绣类文物的统筹研究和回流,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一个具有研究、展示、宣教等功能的博物馆。其志不可谓不高远!
邵晓琤还注意研究寻找地方绣中的名人佳作,这些在历史上作为个体尤其优秀的女性,往往因为时代因素,未曾真正为人熟知。她为此积极开设了“寻绣探巧”项目,带领爱好者们去一一探寻这些佳人生活之地的背景文化、动人故事和迷人作品。每到一地,她都如数家珍、尽心讲解,争取让学员们尽可能多地感受、领略其人之生平、其绣之才情,她希望她的学生们能以针线为媒,以灵思为体,画绘在心胸,绣作至臻境。
擢本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
自表坐井蛙,
缘在最高层。
在这个全民非遗、全民传承的时代,我们总喜欢喊着口号说要继承、要发扬,但却忘了如何静下心认认真真地去完成文化复兴这件事。但邵晓琤做了,用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恢复发扬中国刺绣文化。对于当下的刺绣产业的发展,她的认知和评价显然极为中肯。
刺绣作为古老的中华技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品,并且分布地域广泛,流派众多。除了成名于清末、令我们耳熟能详的苏绣、蜀绣、粤绣和湘绣四大名绣之外,各个地方也有不同文化风俗中成长起来的刺绣流派,如:疆绣、秦绣、晋绣、汉绣等,在改革开放后这些刺绣流派也在慢慢寻求新的突破,期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民情,因此在刺绣方面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形成地方绣种,中华刺绣所展现出来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多样性如此鲜活而有生命力,在邵晓琤看来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发展。而现在产业化的四大名绣和地方绣种因工艺、风格趋同,目前都可以统称为“当代刺绣”,并有很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存在。
“现在很多刺绣都是通过已经用电脑喷绘好的底图在画面上进行刺绣,这些快捷的刺绣方式的确创造了短期快速的经济价值,然而传统的工艺流程和技法则在慢慢流逝,这使得不同种类的刺绣逐渐失去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从长远来说,这无益于相关文化产业升级和文化附加值的提升。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部分苗族的刺绣依然保留着传统刺绣的技艺和风格。”邵晓琤说这种统称是自己对于目前中国刺绣发展的一种概括,或许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依然有人在坚持延续着传统刺绣的技艺,一针一线之间都倾注着浓浓的心血,而不是通过更简便快捷的方式去降低刺绣绣制的成本和其文化附加值。
邵晓琤本人的研究创作得益于其丰厚的学养和经验,可谓件件经典。曾有伊拉克文化官员来访后,提出要在新建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中专门为邵晓琤开辟一中国刺绣馆,并以她的名字命名,被她婉言拒绝;事后,她又感慨非常:这样一个依然在炮火中的国度,他们的文化战略眼光和价值认定确实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但正因为此,邵晓琤依然坚守,她常笑称自己是坐井之蛙,能看见头顶这一片湛蓝清澈的天空就好了,或许哪一天大家会发现在这个角落里,还隐藏着真正闪光的中国文化精神和遗产。
尽管她自认为“坐井之蛙”,但她独一无二的鲜活秉性和追求又令她能触碰到湛蓝天穹,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所写:“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责编:巩大方)